设计上海·新天地设计节2023

项目品牌: 待定

项目行业: 娱乐及文化

项目日期: 2023-05-31 10:00 2023-06-25 22:00

项目地点: 上海 新天地时尚商场

项目名称: 设计上海·新天地设计节2023


设计上海·新天地设计节2023

2023年05月31日-2023年06月25日

上海 新天地片区

项目预告


项目现场

2023设计上海@新天地设计节于5月31日至6月25日在上海新天地免费向公众盛大开放。今年“设计上海@新天地设计节”以“零光片羽 Plug-in-Illusion”为主题,通过建筑、设计、艺术、时尚等不同话题下的21组装置艺术,构建满足多元需求的理想城市空间。这21组富有想象力、科技感、可持续和互动感的艺术设计装置化身为城市空间的“插件“,融入上海新天地全域,带大家零距离感受设计想象力与城市在地文化肌理的结合,让设计成为一种生活。


DreamCo造梦有限公司

新天地广场·户外广场

设计工作室:VAVE Studio & The Fourier Group

设计师:Tobias Geisler & Charles Lo

装置“造梦机”直接回应了今年的“零光片羽”主题。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现实与幻觉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装置探索了造梦的概念,并邀请参观者创造自己的幻觉。通过接入我们的造梦机,参观者进入一个根据他们的愿望量身定制的虚幻世界。当人工智能和人类智能结合在一起时,我们创造了逻辑与魔法、艺术与科学、平凡与奇迹的融合。通过这个互动艺术装置 - 我们旨在提出关于“什么是真实的”和“什么是幻觉”的问题。


无物之象

新天地广场·户外广场

设计工作室:张烨建筑事务所 LZA

设计师:张烨

在新天地广场户外广场,LZA也将带来以老子道德经第十四章“无物之象”为灵感的同名装置,通过探索存在与缺失之间的关系,引发观者对实质与非实质、有形与无形之间的思考,引导他们超越物质世界,探索更深层次的存在和意义。


GIVE ME FIVE!

新天地广场 · 地铁出口

设计工作室:奕木艺术

设计师:黄飞春

《Give Me Five !》熊灯 源自于艺术家黄飞春先生2018年创作的超大IP雕塑《HELLO!熊》为原型,将温暖、治愈、友好的情感表达,与人互动,建立情感链接的理念,从城市公共空间尺度带入室内生活家居尺度的首次尝试。通过人与其击掌(Give Me Five !)互动,触摸控制灯光的开与关。温暖的灯光氛围,与憨态可掬的熊造型为我们的家居空间带来无限的温暖和惬意。


势2.0

新天地广场·B1公区

设计工作室:升锐

设计师:刘启胜、沈炼之、梅卓

在新天地广场B1公区,升锐将带来“势2.0”,其灵感来源于“光”“声”“水”,将三者之间的势能传递用科技手段呈现出来。声因光而起,水为声而动,在视觉和听觉上让人感受能量碰撞带来的冲击,使人进一步感受到能量之美。


林趣

石库门街区入口

设计工作室:木白日生

设计师:赵柏乔、武星、魏然、徐沁尔、华禹、潘彦汐 、李沁桐、何泽家

在城市中,“树林”所代表的自然环境既是历史岁月沉淀的陪伴,也是未来新生机的象征。木白日生设计团队带来一组名为“林趣”的城市公共互动装置,将它置入在石库门街区这片繁闹的场地。“树枝”和“叶子”组成的“树林”在为人们提供了丰富可变的空间交互体验的同时,也为这里添加了一抹轻松愉快的氛围。



流光飞夏

石库门街区·福禄寿喷泉

设计工作室:有物建筑

设计师:周诗邈

有物建筑以空间为载体、时间为刻度,带来“流光飞夏”。通过营造光影碎片城市万花筒的概念,将城市空间变化的时空结合起来,让原本平凡的角落化为记录事件发生的载体,捕捉零光片羽般的美好瞬间。



在渔屋

石库门街区 ·【POP MART】旁

设计工作室:UHi热岛效应

设计师:周晴雨 UHi热岛效应将呈现公共艺术装置“在渔屋”,通过收集舟山-上海被忽视废弃的“无用之物”,邀请两地公众,以海洋垃圾为媒介共同创作,并收集岛屿及城市的地方音像,公众可由此“漂流”在新天地附近,以此为线索定位自己在城市中的坐标,引导公众重新审视艺术与生活渗透的关系,重塑五感。


缝隙

石库门街区 ·【Shake Shack】对面

设计工作室:大宛设计

设计师:佘宛婷、郑耀翔

大宛设计在石库门的弄堂里打造一处“缝隙”,旨在关注“城市夜归人”穿行小巷时的情绪落差和变化。装置采用可循环再生聚碳酸酯材料,使用柔和的呼吸般的交互灯光,与路人一同穿过昏暗狭窄的弄堂,以此唤起人们对微小的负面情绪的关注,传达内心平衡的重要性,为繁华的都市生活增添来自设计的温度。


回忆气流

新天地时尚 I ·【lululemon】马当路兴业路路口

设计工作室:Belle&Juno

设计师:黄晨旭、陆贝尔

Bello&Juno在新天地时尚I设置了名为“回忆气流”的场域性装置,以现场的三棵树为支点形成起伏的半围合空间,小三棱柱悬浮在空中由风带动旋转,大三棱柱由参与者拨动旋转。提醒人们在被动高速旋转的环境下,创造一些停留和喘息的片段,放松享受当下。


交叠·时空

新天地时尚 I · 户外广场

设计工作室:Tyler田&杭州光说梦画文化创意有限公司

设计师:Tyler田&杨可

“交叠·时空”是艺术家Tyler田和艺术家杨可YAANK的联合作品。两位设计师聚焦在数字化时代的记忆碎片,借助“透明的神明”和“AI盒子”这两个元素,将“日常记忆和数字化世界”意象化,以“光”为媒介让两者对话,并试图在这种对话中找到共振,重新思考时代发展的意义,探讨时代的“零光片羽”。


林盒山谷

新天地时尚 I · 室内中庭

设计工作室:超级有米建筑事务所

设计师:林凯铭 “林盒山谷”由25个木箱组合成一个自然山脉的景观。每个盒子均有一位创作者认领,共同展示出其创作的作品。该展览旨在捕捉和表达自然是如何作为创作的灵感来源的。“林盒山谷”既不是展览也不是装置,而是一个可以体验的公共场所。

光体自然

超级有米建筑事务所打造了一个公共空间装置 “光体自然”,以 “城市山林”为概念,在喧嚣闹市的基地环境中营造出“丛林,山丘,溪径”的自然意境,为人们提供可以短暂逃离、独处放松的场所。借此引发观者在后疫情时代,对于对城市、公共空间、自然、气候生态与科技发展等不同面向关系的重新思考。


元代谢

新天地时尚 I · L2公区

设计工作室:杭州云物文化创意有限公司

设计师:崔翔、黄良睿

杭州云物文化创意有限公司将带来“元代谢”,位于L2公区的装置就像一个城市插件,与城市万物进行交融和代谢,让观众以嗅觉为媒,重新体验城市的角角落落。


喷泉

新天地时尚 I ·【IT】前

设计工作室:MHPD

设计师:许玮轩、周靖伦、吴博亚

关注可持续与环保的设计工作室MHPD将呈现趣味可互动的装置“喷泉”,透过塑料瓶的重组再造,及水流的循环,暗示循环的过程,展现可持续的无限潜力。


天空下的星轨

新天地时尚 I · 自忠路路口

设计工作室:MSDA 设计研究坊 & METAHUB 原集创意中心

设计师:刘汉宁、潘鸿瑜、冉煜麟 MSDA设计研究坊&META HUB原集创意中心带来“天空下的星轨” ,通过对行星轨迹的模拟和莫列波纹的运用,及交错的图像随着相对移动、旋转,让参观者视觉上的图形随着走动而千变万化。


你的力量

新天地时尚 I&II L2 天桥

设计工作室:mint condition

在L2天桥区域可看到mint condition带来的“你的力量”。其中的数字艺术将被靠近的观众激活,并与之产生互动,借治愈系的内容为都市繁忙的人们带来一些能量。


落日余辉

新天地时尚 II · 自忠路入口

设计工作室:宮設

设计师:蒜蓉

宫设将“落日余辉”定格在户外,将设计师珍贵的古早记忆承载体电线杆意象化,以高科技低生活的形态再现,唤起人们对慢时代的回忆。


流变

新天地时尚 II · 马当路入口

设计师: 蒋雨桐

装置通过旋转使光产生曼妙的折射,每时每刻都构筑着一个新的光影图像。仿佛一个生命体在进行着自己的生命循环,它像生命一样有周期、有变化、有黑暗也有光明,在它生命周期里的每一刻都变化万千,又终究回到循环的宿命中。它依旧在记录着一种流逝,一切皆流,无物常驻。


他人的无意识影响

新天地时尚 II · B1公区

设计工作室:NO NAME STUDIO

设计师:关敏佳、罗旭

NO NAME STUDIO的“他人的无意识影响”,由一个白色的抽象有机形状组成,可发出不同的声波,通过音频和液体之间的联系,探索每个人的信念、选择与微小决定之间的无形联系。


HIPPO GO!

新天地时尚 II · 复兴路入口

设计工作室:奕木艺术

设计师:黄飞春

《HIPPO GO!》是奕木艺术黄飞春工作室创作的温暖治愈系列IP之一。灵感源自于将下沉广场模拟成水池,小河马带着天真而充满期许的神情,以憨态可鞠的姿势向外攀爬,向人类展示勇于探索未知世界,向上迈步的精神。


记忆碎片

湖滨道购物中心 · 济南路湖滨路口

设计工作室:另外建筑

设计师:赵晓玲、吴清泉

装置由虚化形体的桥和抽象的“水”组成 ,虚化的形体暗示传统构造在城市的湮灭,但仍然在行人的内心停留。这个装置一方面行人可以走上纯白色金属网格构架的小桥梁拍照互动,一方面可以观察镜钢“水面”倒影的桥身、城市轮廓以及天空。


城市自叙

湖滨道购物中心 · 济南路入口(户外)

设计工作室:无定设计

设计师:谢金杋

无定设计则呈现植入城市空间的装置物“城市自叙”,用声音内容和互动体验,将城市熟悉的景象及记忆解构,实验性演绎公共空间与个人感知。此交互方式引导观看者靠近装置,同时也会再次触发新的“表演”,陌生人之间突发的相互合作共同参与一次声音项目的创作之中,在目视和观望中建立一次特殊的松散的联系,在城市漫步中发现暗藏的惊喜。


-end-

内容来自设计上海及上海新天地公众号,出处见品牌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vQwf3C7Pimq36VtaelAqWQ

https://mp.weixin.qq.com/s/489pEV4W-BaBs3qBrrFMxg

x 5